列举同伴3个优点,锻炼思考力;限定时间,给大脑制定任务时限
本章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,一个是关于脑力训练的问题,另一个是关于时间限定的问题。
这两个问题看似不是同一类,但实际上它们都和孩子的大脑思维训练相关。
01 列举身边小伙伴的3个优点
为什么是列举身边小伙伴的3个优点,而不是列举3个缺点呢?
道理很简单,不管是让孩子列举出3个优点还是3个缺点,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孩子大脑的思考区域。不过从人情世故的角度来看,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列举出对方的优点,没有谁愿意当面去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。
但更为重要的是,我们要培养孩子从小积极思考的习惯,就必须让他去列举出身边小伙伴的优点,而不是缺点,这样才能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,并避免孩子出现被对方的缺点暗示和强化的问题。
此外,之所以要列举出身边同伴3个优点而不是1个优点,原因如下:如果只说出一个优点,显然太容易了,大多数孩子都几乎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而出,但如果要让孩子一口气说出3个优点,恐怕就需要孩子动一番脑筋了。
因此,列举3个的数量不多不少,这是训练孩子思考力的底线。
如果我们发现孩子能轻松地列举出身边小伙伴的3个优点,那至少说明孩子的思维比较灵活,这时候就可以增加难度,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。
“宝贝,你还能再说出他(她)第4个、第5个或者更多的优点吗?”
我们还可以根据已有的问题进一步向孩子提问,引导他继续深入思考,比如,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孩子:
- 家长:“老师为什么表扬琪琪呢?”
- 孩子:“因为琪琪在5分钟之内就背会了一首七言唐诗。”
- 家长:“哦,这么厉害啊!那你背会一首七言唐诗要几分钟呢?”
- 孩子:“我背会一首七言唐诗最少要10分钟。”
- 家长:“那你在背诵七言唐诗方面和琪琪有多大的差距呢?”
- 孩子:“我背会一首七言唐诗要比琪琪多花一倍的时间。”
孩子与父母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,对背诵唐诗的问题进行了思考,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差距。这一点很重要,知彼知己,孩子以后就有了清晰明确的努力方向。
我们再来看另外一种情况,先来看下面一个例子:
昊昊的妈妈让孩子讲出小伙伴辉辉的3个优点,结果昊昊说了辉辉一堆的缺点。
- “辉辉喜欢抢我的东西。”
- “辉辉总是欺负我。”
- “辉辉经常说脏话。”
如果孩子说不出小伙伴的3个优点,或者出现上面这种情况,我们就必须对其做出正确的引导:
- “辉辉为什么要抢你的东西呢?”
- “辉辉为什么总是欺负你?”
- “你认为辉辉说脏话的行为对吗?”
家长引导的过程也是激发孩子主动思考的过程,同样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脑思考能力。
02 限定时间:给大脑制定任务时限
在社会现实中,存在拖延行为的人很多,当一个人在拖拖拉拉地处理任务时,大脑的思考区域也会固定,同时思考速度也会降低,这样不仅不利于大脑的思考功能,还会降低工作效率。
拓展阅读
热门文章
- 开学第一课: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最该往哪些方面努力?
2022-08-27 12:03 - 江苏新高考第二年,大学录取分波动巨大,家长:这个志愿该咋填!
2022-07-19 18:02 - 下降14个月后,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速“转正”
2022-08-10 12:05 - 教育部: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得下达经济考核指标
2022-08-18 12:02 - 12岁少年患罕见裂头蚴感染,与喜食蛙类有关
2022-12-27 20:56 - 教育部:我国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70.3%
2022-09-07 12:05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