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:推动县城建设,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

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易弋力
5月6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》发布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?如何推进县城建设?南京农大规划院上海分院院长孙文华对此进行了解读。
孙文华表示,“对于这个文件,我有以下几方面理解:一是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,已经由城市明确转向县城。《意见》要求,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,严格控制撤县建市设区。这进一步明确了县域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载体地位,这也意味着城乡边界明晰,城市建设用地边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;二是建设县城市政公用设施,补齐短板,缩小公共服务差距。推动县城建设,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,2021年底,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.1亿人。其中,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.6亿人左右,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.9亿人左右,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%,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约65%。这显示出县城以及县级市的城镇具有承载农业转移人口的一个能力。目前,我国还存在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公共服务差距等等。因此《意见》提出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,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、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、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。三是现存功能定位需要体现错位差异化竞争。《意见》要求,科学把握功能定位,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,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,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,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,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,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;四是县城特色优势产业要有体系化的发展,县城建设要以人为核心,就要有稳定的常住人口数量。”
《意见》中提出,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。全面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,确保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。孙文华认为,乡村振兴、城乡融合发展,会让年轻人找到更多发展机会。原来在城市打工的人群,如果不能回到原来的乡村,就可以回到县城,同时也在服务于我们的乡村振兴。
乡村振兴
拓展阅读
热门文章
- 2022促进汽车消费“第一枪”打响 汽车产销下半年有望大幅增长
2022-05-07 07:23 - 实验室自主确定各类人才的薪酬待遇
2022-05-14 13:24 - 既想遏华又怕捞不到好处 日对加入“印太经济框架”患得患失
2022-05-12 13:21 - 半岛电视台女记者中枪身亡
2022-05-12 07:26 - 基于小米多线圈无线快充板魔改!雷军展示“无线充电办公桌”
2022-05-11 19:22 - 专家:推动县城建设,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
2022-05-08 19:19
推荐阅读